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

篇廿四:我的扶桑(圖庫)

火焰之舞(左)



水晶繡球(左):


雪狐:


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

篇廿三:植物的養份

扶桑的肥培管理是一個重要課題,因為扶桑需肥性高,尤其是易缺乏微量元素。

除了通過空氣及水份攝取碳、氫及氧,所有植物皆需要另13種養份,其中6種需要大量攝取,因而稱為主要元素,另7種則只需少量攝取,稱為微量元素。

6種主要元素是:氮(N)、燐(P)、鉀(K)、鈣(Ca)、鎂(Mg)及硫(S)。

7種微量元素是:鐵(Fe)、錳(Mr)、鋅(Zn)、銅(Cu)、硼(B)、鉬(Mo)及氯(CI)。


不過,與其他植物不同的是,扶桑不喜歡攝取過多的燐,燐的作用是促進生根,貯藏能量及產種子。而過多的燐又會跟微量元素產生化學作用,形成易缺乏微量元素現象。

在主要元素中,高含份的鉀(K),有助於扶桑的花色、開花,因而肥培最好是鉀高於氮(N)一或兩倍,但燐(P)則要比氮更低,甚至減了一半。

至於解決缺乏微量元素的方法之一,是添加微量元素(Minor Elements),這種營養劑可在賣肥料的店里找到。

我迄今未在本地找到扶桑專用肥,但可以找到5-5-5平均液肥或低燐粒肥。許多人購買肥料,只是聽信賣主介紹或者只看包裝圖片,而忽略了植物的需求。另外,有些代理者,採購大包裝的粒裝肥,然後自行小包裝,問題是,包裝時隨便貼上圖片,甚至其NPK含份是否正確也成疑。

扶桑會不會缺養份,可以觀察葉子症狀得到答案:

1。嫩葉
:-
黃化,但所有葉脈皆綠色:缺錳。

黃化,但大條葉脈綠色:缺鐵。
黃化,但葉脈都不是綠色:缺硫。

只有葉子底部黃化:缺硼。

只有尾端及邊緣黃化:缺鈣。

灰白、黃色斑點及葉脈綠色:缺鎂。

葉端紫化及易破碎:缺鉀。
易枯萎,既使澆水也沒改善:缺銅。


2。老葉:-
變小、捲葉及顏色變淡:缺鋅。
黃色斑駁、葉脈紫化:缺燐。


3。整株葉子:-

發育不良、黃化及葉脈常紅色:缺氮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為了延長壽命及保持良好花色,不宜過度用肥催化它快高長大及提早開花



圖1。這一株是因為微量元素不均衡所造成(前方葉子偏黃),經施放微量元素後,漸漸恢復原有葉色(後方葉子)。



圖2。植物因缺乏微量元素,造成葉端紫化。



圖3。健康良好的葉色。




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

篇廿二:關於施肥

正如許多花卉植物一樣,扶桑的肥料處理,是少量多施,每周或每兩周施一次。每次施少量,施過肥,可能肥死。

但是,像我住的城市,想找適合的肥料不容易。市面上所賣的肥料,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牌子,迄今找不到扶桑專用肥。甚至找不到扶桑種植人所推荐的肥,這或許是因為扶桑在本地未受到重視。

他們所推荐的肥,包括NPK 20-10-20,12-5-14,或者在剛開始階段,先用均衡肥 8-8-8,6-6-6之類。燐(Phosphorus,簡稱P)雖然是植物成長中重要營養成份,但扶桑不喜歡吸收大量的燐。

不幸的是,泥土中的燐不容易化解,並會跟其他微量元素產生化學作用,使到扶桑吸收不到這些元素,例如鐵,而且要很長一段時間,燐的含份才會下降。因而在施肥時,儘量施用低 P 成份(最好低至7)的肥料。

上述三要素比率,值得注意的是,在NPK之中,中間的P一定要低。使用堆肥或雞糞土,有利於扶桑的成長,但因為雞糞容易招引害虫及有股味道,我們一般少用,只用堆肥。

除了上述肥料,還需要定時施予微量元素,或者在購買肥料時,注意其微量元素的成份。微量元素是指鎂(Magnesium)、鐵(Iron)、銅(Copper)、硼(Boron)等。一般所施的肥料,微量元素含份不高,因而偶而須加施微量元素肥。

至於施用液體肥與粒肥的差別在於,粒肥受泥土的溫度所影響,當土溫較高時,粒肥所釋放的肥性較高。土溫較低時,所釋放的肥性也較少,所以難免出現不均衡現象。但其優點時,容易方便,而且較為持久。

液體肥較易被植物吸收,可直接噴在葉子或施於泥土中,但肥性通常較短,當然工也多一點。

施肥時候,若泥土乾燥,宜先澆水,避免施肥後燒傷扶桑的根。

2008年5月10日 星期六

篇廿一:扶桑生世之謎

扶桑的學名是Hibiscus Rosa Sinensis.或許是因為常見於熱帶國家,常常被冠以Tropical Hibiscus,並有“熱帶花后”之美譽。可惜的是,對其基因考究甚少。

它的發源地有說是來自亞洲地帶,最常見的說法是中國,並有“中國玫瑰”之稱。實際是否源自中國,有待確定。我最近閱讀到一篇文章,推翻了我們一般的想法。

1810年,英國一名茶商請了中國畫家,為他畫了中國各類的扶桑,以便他把扶桑寄去英國繁殖。這幅畫如今還存在。畫中的花是雙重花瓣,有紅色、粉紅、橙、黃及白色等,但沒有單瓣。在畫這幅畫之前,相信中國更早之前,已有這一類植物。

較這幅畫更早之前,在英國、印度及歐洲已有記載有關此類植物,但當時的名字皆不相同。因此,也有研究者推斷,在1497年發現了非洲好望角航線之後,引起葡萄牙及西班牙人紛紛建立海運,跟印度及亞洲地區建立貿易關係。

1798年,西班牙在特納利夫島(加那利群島)開闢植物園,引進亞洲及熱帶地區的植物。在印度洋島國,還發現了原生種。因而還有一個說法是,現今的扶桑,其實是經過多個種類以及幾代交配後,才形成今天的Hibiscus Rosa Sinensis。

扶桑是一個大家族,有不同的種類,例如馬來西亞的國花扶桑實際上是歸屬Hibiscus Rosa Sinensis,而夏威夷州花扶桑是屬於Hibiscus Brackenridgei。同時在南亞、東非一些小島,發現原生種的扶桑。因而懷疑可能在數百年前,通過自然與人工交配,才培育出Hibiscus Rosa Sinensis扶桑。

跟Hibiscus Rosa Sinensis具有相似特征的種類包括:

1。Hibiscus Arnottianus,源自夏威夷。
2。Hibiscus Boryanus,源自印度洋西部留尼旺島。
3。Hibiscus Cameronii,源自非洲東南印度洋馬達加斯島。
4。Hibiscus Fragilis,源自印度洋西部留尼旺島。
5。Hibiscus Kokio,源自夏威夷。
6。Hibiscus Liliiflours,源自印度洋模里西斯以及留尼旺島。
7。Hibiscus Schizopetalus,源自非洲東部。
8。Hibiscus Storckii,源自菲濟島。
9。Hibiscus Waimeae,源自夏威夷。
10。Hibiscus x Rosasinensis,來源成謎。

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

種子庫--自配扶桑種子

以下是我3月及4月收成的扶桑種子。這些種子已經過測試,有些已分給朋友,因種子新鮮,其發芽率蠻高。現公開發給有興趣栽種混色扶桑者。

繁殖扶桑種子有一定難度,且產量不高,因此希望申領者真的去種它。這里要說明的是,有些種子的標纖因雨水關係,字跡不清或脫落,以致好些種子只知母株,而不清楚公株,只好打成UK。由於是種種子,因而無法知道花色,各安天命,但可以參考母株花色。

每人只發給3至4粒種子,並希望將來開花時傳來相片,以便對比。送完為止。

目前發給的種子是:

1。黃蓉X熱情
2。紫雲xUK
3。夕陽x紫之上
4。將軍xUK
5。胭脂x紫之上
6。熱情xUK
7。胭脂XUK
8。西班牙(紅裂)xUK
9。西班牙XUK
10。紫之上XUK
11。西班牙XUK
12。橙XU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