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

篇十五:自配種子

雖然扶桑花美,但畢竟那是別人的品種,總覺得缺少了什么。

再說,領回來的種子數額有限,有時才一兩顆萌芽,不好意思再跟人家要。買回來的種子,也不一定理想,像第二次向大溪地採購的種子,發芽率不及10%。

如果能夠繁殖自己的新品種,那才是重大的突破。每次想到繁殖種子,便想到有位博士在著作中提到不能在馬來西亞繁殖扶桑種子。我很好奇,這個理論是否經過實踐?實際上,很少人知道扶桑有種子。

扶桑源自亞洲與印度洋,最適合熱帶的氣候。如果說溫帶國家都能繁殖種子,按理熱帶國家更應該能夠繁殖種子。

當第一朵紫霞開花時候,我們便決心繁殖自己的種子。而我負責繁殖種子,太太負責接枝(壓條)繁衍。

最初我們的扶桑少,或者隔好幾天才開一朵,難以授粉。我不得不去路邊採大紅花來配,或者向左鄰右舍要花來配。試了很多回,都不成功。我有時早上沾粉,有時改在下午,不管晴天、陰天都配。也試過把花盆搬進飯廳、車房配粉,都不成功。

幾乎每一次有花開,都要沾上粉。起初是摘下整朵花,用它跟另一朵花配。後來想起配富貴花(沙漠玫瑰)的方法,改用毛筆。我覺得這方法較好,因為我不用犧牲另一朵花,而且用毛筆沾粉,花枌較均衡及密度更高。

斷斷續續進行了6個月,都沒有成績,有些心灰意冷。至到有一天,發現其中一棵大溪地品種結了一粒種子莢。這猶如發現新大陸,只差沒有對外大事公告。得空時總要觀察種子,看它漸漸膨脹,暗自竊喜。一個月後,種子還未成熟,心里有些急了。有一天忍不住去摸它,那知也許用力過度,種子突然掉下來。

天啊!好好一粒種子,未成熟便夭折了,欲哭無淚。剖開種子莢,發現里面有兩粒已成形但未成熟的白色種子。

那是種子,我知道我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。雖然種子掉了,我可以再配。至少我可以肯定這一棵可以結種子。

幾天後,我發現另一棵澳洲品種也結了種子,而且有兩粒。那兩粒,一粒因趕毛毛虫時不慎弄掉,另一粒成熟時剛好全家出門,後來在地上找回種子莢里殘餘的種子,播種後發芽,但沒多久枯掉。

有了上述的經驗,我信心培增,總之每次有花開必定授粉。有一天,發現多個品種都成功結種子,尤其是西班牙品種結最多。我終於可以歸納成功結種的因素,包括有幾個品種的粉,成功率較高,同時氣溫較低的季節,有助繁衍。

2007年底,結出二、三十粒種子莢,可惜的是,12月的雨季,幾場暴風雨毀了院子里種在空地上扶桑的種子,駁接的好些枝也被弄斷,只有放在花房里的幾粒種子幸免於難。12月底收了種子,2008年正月部落格才敢登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