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天,我在e-bay網站發現有人出售雜交扶桑種子,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國際扶桑協會論壇的常客。
他的種子不競標,一口價,50粒售30美元,另加郵費5美元,而且是四個品種一套,並列明產地是大溪地(南太平洋法屬群島)。他不是常年在網站出售種子,通常只有下半年亮相一次公開賣幾套。當時我們正在培植碟型大紅花。我跟太太商議之後,向他訂購一套。種子在2006年9月送抵。2007年下旬我再跟他訂了一套。
緊接著,通過扶桑發燒友的指引,我們取得各地的種子,主要來自美國、澳洲及西班牙。可惜的是,有些郵件在郵寄過程中遺失了。
扶桑種子的種植方法是,在圓形的一頭,用手工刀削掉一點皮,露出白餡。如果種子太硬,可先浸水待其軟化。有者種子畸形或者幼小,可不必削皮。有削皮的種子,發芽期更短,且在削皮時,可辨別種子好壞。
如果削皮時,發現種子是空心,或者沒有白餡,這是不良種子,種了也是白種。
削皮的方法是,一手按著種子尾巴(較尖的一頭),一手用手工刀切其圓形的一頭。圓形部位其實是長葉子部位,尖頭則是根部。如果切深一點,也不用擔心,只不過長出來的新葉或有缺口。削皮作用,是讓種子甦醒以及接觸到潮濕的泥土。因為種子細小,又怕傷到種子,得小心翼翼。剛開始時候,有者切不開,有者切錯位置,胡里胡塗的種了。
關於種子削皮方法,可參考以下國際扶桑協會(IHS)的短片。這短片是經過IHS董事局的許可連接(特此感謝),其網址是http://www.internationalhibiscussociety.org/